|
6#

楼主 |
发表于 2008-2-29 10:12:13
|
只看该作者
●多处地方的商贩都认识他
为了核实以上关于老杜的种种说法,带着对他的疑问,记者开始寻找老杜。
根据读者来电,记者来到老杜妻儿经常乞讨的地方——陇海路铁路地下桥,街边商贩告诉记者,老杜一家的确经常在路北向阳的地方讨钱,“男的骑三轮车,把老婆和3个孩子丢在这里就走。”但商贩告诉记者,春节前经常看见那一家人,最近他们没有出现。
中原路与大学路交叉口,中原路与京广路交叉口,一马路附近,二马路附近……这些地方的商贩对老杜一家都很熟悉。他们介绍,一般上午9点左右,老杜用三轮车拉着妻儿来到乞讨地点,安顿好后,老杜会骑车离开,等傍晚时分,老杜会骑车将妻儿带走。其间,老杜也会给妻儿送来午饭,在这段空闲时间里,他会到街边捡一些废品,“讨钱才是他一家的收入来源,捡废品只是顺便”。
但在这些地方,记者等了一天也没等到他们。
●在窝棚里找到老杜的家
28日下午1点,记者来到航海路果品批发市场的仓库区,根据热心读者的指点,老杜的家就在其中两座仓库中间。
狭长的窝棚分成很多单间,每间住一家人,面积约6平方米。一走进窝棚,记者就听见了孩子的吵闹声。
低矮窝棚里,南墙边的砖头上放着一口锅,墙面被烟熏得乌黑。这时,老杜的妻子已经把面条做好,旁边两个满脸污垢的孩子就是当时在街上被拴着的男童。
大孩子约6岁,他很爱笑,牙齿很白,对于记者的到来也不怯生,他还伸出脏兮兮的小手来摸记者的相机。另一个孩子在锅边,他将手伸进盛满面条的锅里,想捞面条吃,被妈妈拉住。
脏乱的床上,一个男婴躺着睡觉。大点的孩子告诉记者,他叫“鹏鹏(音)”,他还会数数,说起大弟弟的年龄,他伸出两个指头说,弟弟两岁了。
见记者端着相机,老杜的妻子很生气:“来干啥?派出所都来过了。”由于她操着一口外地口音,说话吐字不清晰,记者无法与她沟通,也无法了解老杜的情况。 |
|